晨間數字工作流 DATE: 2025-07-11 05:59:41
減少作業,不隻是在量上做簡單的減法,也要在質上求變化,以確保量少質高。
全文如下:今天,是孩子宋昊然離開我們第八天,他可能永遠回不了這個家了……孩子離開我們的這些天,我們一直在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,工作忙沒有照顧好他,沒有給他足夠的愛和安全感,忽略了孩子自身心理承受能力,但孩子的作業負擔重、頻繁考試、學校心理輔導不及時、流於形式等,也是導致孩子離開這個世界的重要原因。在孩子媽媽的引導下,宋某然1歲的時候就對畫畫十分感興趣,一直筆勤不輟,隻要能夠見到哪怕隻有一片紙頭,他都會拿出隨身攜帶的畫筆低頭認真畫畫,一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。
我四處瘋狂尋找,發現了他的時候,已經是20分鍾以後。11月30日,宋清輝在社交平台發文,說道:今天,是孩子宋昊然離開我們第八天,他可能永遠回不了這個家了……文中他表示:我支持國家雙減政策,但是在全社會仍然重視分數和升學率的當下,雙減下孩子反而有一些不適應,這種不適應正好在我的孩子身上集中體現。今後,不會再讓孩子埋頭於書本考試,會讓他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,自由成長成材。
11月29日下午,記者就此事聯係到龍崗區教育區一工作人員,對方表示,相關部門對此事已介入調查,家長提出來的疑問,在與家屬協商解決此事時,已作出回應,同時基於對未成年人的保護,其暫不方便接受采訪。宋清輝還稱,總體來看,各地對於雙減政策執行落實情況良好,但仍有一些地方出現落實不到位、監管不到位,學生的作業負擔反而比雙減之前更重的現象,此舉顯然與中央雙減政策的精神背道而馳。
我支持國家雙減政策,因為他解放的是學生的雙肩,目的是扭轉唯分數和升學率的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,讓學生們有時間在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領域探索,但是在全社會仍然重視分數和升學率的當下,雙減下孩子反而有一些不適應,這種不適應正好在我的孩子身上集中體現。
原標題:12歲兒子墜樓身亡,宋清輝發文:支持雙減,但孩子不適應,課業負擔比之前更隱蔽11月24日,宋清輝在某社交平台上公布了其年僅12歲的兒子宋昊然的死訊。他說,雙減是中央為學生量身定製的一份減輕學生作業負擔、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重磅級政策,其意義重大,影響深遠。
一個背英語單詞的打卡軟件700元,有時候體育課後作業也要打卡。此後,記者查詢龍崗區教育局官網發現,今年10月12日,相關部門發布文章《落實雙減政策龍崗區課後服務有新意》,文章提到,雙減落地,對作業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。
從出門再到從17樓墜落,整個過程隻有15分鍾左右,宋某然從位於龍崗區五聯社區的一個小區17樓墜下身亡。兒子的墜亡,對於宋清輝一家來說,都太過於突然和意外。